《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完结版在线阅读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最新章节列表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完结版在线阅读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最新章节列表

时间:2020-07-19 09:19:25作者:阮青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是作者阮青创作的轻类型的小说,人物真实生动,情节描写细腻,快来阅读吧。《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精彩节选: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发展。所谓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免费试读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发展。所谓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唯物辩证法不仅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而且认为世界运动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性的过程。

(一)发展具有永恒性

理解和把握事物永恒发展的道理,必须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运动、变化与发展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则是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事物所发生的改变,包括事物性质、数量、结构、形态上的改变。运动和变化都既包括事物量的变化,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包括向上的、进化的、上升的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也包括事物的“从无到有”,从萌芽、产生到形成、壮大;还包括事物向下的、退化的、下降的运动,由高级到低级、由复杂到简单的衰落,包括事物的“从有到无”,从成熟到衰退、萎缩、消亡。发展则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根本方向的范畴,是事物前进的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从整体上概括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运动。

现实世界中多种多样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从总体上看有三种类型:一是单一水平的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间的平向变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由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由有序向无序、由复杂向简单的变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同下降运动相反的运动。因此,运动和变化具有多向性。变化表明一切事物都不是凝固不变的,都在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由落后到进步,由进步到落后等,都是变化。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决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尽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伴随有下降、重复、循环等各种运动形式,但发展始终是运动和变化多向性中的主流。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多向性与现实的总体前进性的统一。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毛泽东指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 这里所说的“新陈代谢”就是永恒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而永恒发展的本质就是不断创新。

(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事物普遍联系构成世界永恒发展,使任何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世界的永恒发展,实际上是物质世界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过程是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和在时空上的延伸,即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是事物自身产生、发展与向他事物转化的统一。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性的,整个世界就是由无数事物的生成、发展和向他事物转化(即灭亡)的过程彼此结合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中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历史上的任何东西,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又会丧失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从而转化为其他事物。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从内容上看,它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自我运动过程;从形式上看,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世界的永恒发展表明,任何事物都是新事物产生与旧事物灭亡的有机统一。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发展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要历经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历程。而新事物最初力量比较弱小,不可避免带有这种或那种不足和缺陷,旧事物比较强大,特别是其顽固抵抗、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支持有着一个历史的过程,这都使新事物的成长必然经历一个曲折的长期过程。由于新事物有着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由于新事物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仍适合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东西,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容的新内容;由于新事物符合社会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最终会得到大多数人民的鼎力支持和拥护,因此尽管发展道路可能会出现某种曲折甚至倒退,但是新事物最终必然会取代旧事物。

(三)发展过程具有规律性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运动也都是有规律的,人的认识运动同样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规律,但它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种不自觉的、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规律则必须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思维规律是人的主观的思维形式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的反映。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万有引力规律、元素周期率、电磁感应定律、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等,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发展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重复性等特点。这就是说,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规律的特点决定着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前人辩证法的思想精华,认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矛盾双方不断斗争和转化的过程,也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过程,是量变与质变、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只能消极被动。相反,正因为规律的基本特点决定着人们可以发现或认识规律,并自觉按照规律办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人们要想在实践活动中获得预期的目的,就要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

二、战略性思维的核心是把握事物发展趋势

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原理告诉我们,客观事物在发展,人的实践在发展,实践的各种条件也都在发展。我们的认识也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观念指导实践。要科学确立战略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把握事物发展趋势,预见事物发展未来,以便正确把握事物当前的状况,正确谋划当前的行动。

(一)战略性思维的结构

什么是战略性思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战略。战略概念源自于军事理论。中国古代曾将战略称为庙算、谋略、方略、谋划等,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约翰•柯林斯认为:“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战略概念并将战略明确定义的人,则是18世纪德国军事理论家比洛(1757—1807),他在《最新战法要旨》中说:“战略是关于在视界和火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 此后,理论界对战略问题的讨论风起云涌,战略的定义也五花八门。如今,战略研究早已从单纯军事问题扩展到广泛的领域,战略不仅仅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而且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普适性概念。我们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说,战略是指人们在普遍竞争环境下,为达成一定目标,以科学具象思维方法或非线性思维方法为基础,通过对多个相关变量共同即同时变化的规律的探究,科学运用力量和手段,谋求成效最大化的策略和艺术。显然,战略是对重大的带有全局性、规律性问题的谋划。而要达成战略目标,就必须树立战略性思维。

所谓战略性思维,是指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进行谋划的思考方式,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从现象揭示本质、从局部把握全局、从当今前瞻长远、从被动变为主动的思维形式。它是思维主体

(个人或集团)对关系到事物的生存、发展问题或涉及组织整体活动的目标、方向、未来、成败的根本问题的长远性谋划,它包括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等思维过程,是思维主体以自身的世界观、方法论、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为基础为完成特定的战略目标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思维活动。

战略性思维作为一种筹划和指导,它是目标与手段的效用性结构、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和发展性结构的统一,是一种三维结构的特殊系统性质的思维。

首先,战略性思维是一种目标与手段相统一的效用性结构。任何战略性思维过程,都要提出特定的目标与手段,建立目标与手段之间的效用关系。目标和手段的特殊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被系统化和科学化,而且一般都包括定性定量的双重表达,既说明目标的基本方向、性质特征,也说明达到目标的指标体系和时间规划。

其次,战略性思维也是一种包含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整体性结构。战略总是立足于全局的,全局性是其基本特性。但这一全局绝不是孤立的全局、空泛的全局、离开局部的全局,战略的全局性特征总是在与局部的对比和联系中展现自己。全局与局部关系的确定是战略概念形成的方法论依据。也就是说,战略性思维一定是全局与局部处于特定关联中的整体性思维。战略性思维就是一种全局性思维,也是一种系统性、前瞻性以及创造性思维,是领导者在系统地、创造性地思考、规划全局性问题时的思维活动过程。

再次,战略性思维也是一种包含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逻辑性结构。战略总是对未来的安排或导向。战略谋划、审时度势都是基于现在而朝向未来的。因此,战略性思维一定在时间的维度上面向未来而展开。这一维度所具有的特殊性之一是不可逆性。因其不可逆,所以才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说法。时间维度的另一特殊性是不确定性。如果在某个时间点上,战略要素是比较确定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比较确定的东西就会变得不那么确定,甚至很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给战略性思维提出了特殊的挑战,也带来了特殊的意涵。战略性思维时间维度的不确定性给战略谋划者带来巨大困境,即对未来的把握往往难以捉摸。要提高战略性思维的科学性,使之在决策中发挥先导作用,就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

(二)战略性思维的核心

战略性思维的目标在于分析、判断和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或对组织整体活动的目标、未来、成败进行长远性谋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因此,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关键在于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和准确预见。

事物发展的过程性要求我们坚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的考察,才能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并预见它们的未来。而事物的发展又是有规律的,这就为我们准确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趋势、程度等提供了可能。如果能够预见未来,我们就能够为事物的发展确立战略方向,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促进事物的顺利发展。因此,预见未来是我们进行战略谋划的关键。换言之,把握事物发展趋势正是战略性思维的核心。

马克思依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的结论,从而为无产阶级翻身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和科学道路。列宁在探索俄国革命过程中,依据俄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也是基于他对世界革命规律和俄国革命形势的科学把握。正是这一天才般的科学预见,才促成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革命成功地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毛泽东同志依据中国革命规律,大胆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率军进入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就在革命处于低潮、一些同志怀疑红旗还能打多久之际,毛泽东仍然满怀信心地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篇章。他在深入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科学把握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准确预见了中国革命胜利的结局。他基于这一科学预见,确立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道路。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三步走”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同样也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提出来的。没有邓小平同志的科学预见,我们就不可能科学设计和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也就不可能在改革开放30多年间取得如此巨大的建设成就。由此可以看出,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在战略性思维中具有重要地位,缺乏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就不可能立足长远、科学预见,也就不可能作出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

(三)确立战略性思维的要求

确立战略性思维,要求我们要科学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严格遵循规律,始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规律的存在、作用及规律作用的后果是不可避免和不可抗拒的,只有科学认识规律、深刻把握规律、严格遵循规律、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会避免受客观规律惩罚,并利用客观规律来帮助我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违反规律办事,其结果不仅会南辕北辙,而且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确立战略性思维,要求我们做到一切着眼全局,即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要善于统揽全局、规划全局、驾驭全局,争取全局的主动与胜利,当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毫不犹豫地服从全局利益。要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加以思考,切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当前问题放在过程中加以思考,切忌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判断是非得失必须以全局利益作标准,不可因小失大。事物永恒发展的过程性要求我们对工作一定要重视规律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思考,重视想大事、谋全局,努力做到高瞻远瞩。着眼全局还必须学会统筹兼顾,不可挂一漏万、顾此失彼。毛泽东把这个方法叫做“弹钢琴”,他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

确立战略性思维,还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要正确地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将当前与长远结合,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又是今天的延续。人类文明的这种延续性和继承性,决定了创造这些文明的领导思维必然同样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继承历史优秀文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都是延续和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方式。但这种继承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扬弃,既继承历史,又突破以往、超越前人。领导者在进行战略谋划时,必须立足今天、总结昨天、预见明天。事物发展有现象和本质之分,现象还有真象和假象之别,领导者在进行战略谋划时,必须深入研究当前,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已知推断未知,从现实把握未来,这是战略性思维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谋划长远必须强化战略性思维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这里的“万世”是时间意义上的概念,“全局”是空间意义上的概念,而具有时间和空间意识的、对根本性目标的把握和思辨,就是战略性思维的表现。换言之,战略性思维的目标就是要立足长远,统筹全局。而统筹全局的价值又存在于谋划长远之中,因此,谋划长远才是我们确立战略性思维的根本目标。当前是长远中的局部,长远是当前发展的归宿。长远未来的目标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基础上的战略性判断,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战略性选择。谋划长远,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战略性思维能力,要具备战略眼光,确立战略目标,做好战略规划,抢抓战略机遇。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依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进发展,实现理想目标。

(一)谋划长远必须具备战略眼光

眼光即视野、眼界,是指目力所及的空间范围,借指我们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能力与胆识谋略。战略眼光则是指能够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对事物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准确预见、正确决策的能力。我们常说的“站得高,看得远”,就是战略眼光。

具备战略眼光要有宽广的世界视野,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大千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我们来说,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观察中国,站在中国的角度认识世界,站在世界的角度认识中国。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只有放眼世界,立足全球,不断拓宽视野,才能以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发展,在共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备战略眼光要有深远的历史视野。事物发展是一个过程,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只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避免在前进的道路上重蹈覆辙。历史视野也是一种未来眼光,历史是通往未来的路标,连着未来,指向未来。我们谋划长远,就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谋划今天,发展今天。

具备战略眼光还需要有战略胆识。孔子认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战略思维的产生,既建立在思维主体学识、见识、智慧、实践历练和修养品格上,更取决于思维主体是否敢于和善于突破心理障碍、心智模式和思想禁锢,这就要求战略思维者必须勇于面对责任和承担风险,能够坦然面对成败得失,敢于担当责任,善于把握大局和关键。

具备战略眼光,应努力培养以下几方面能力:一是观察能力。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排除“先入之见”的干扰,克服观察主体的懒惰、懈怠和满足,排除观察客体的伪装、凌乱和模糊,不断提高观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判断能力。在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的判断上,要善于区分真相与假象,撇开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联系,识别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要善于从事物和现象的各个分散部分和凌乱头绪中,发现内在规律和必然联系。三是预见能力。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 他甚至强调,“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 。一个具备战略性思维的领导者要善于“顺藤摸瓜”、“见因知果”、“见微知著”,善于从事物发展的广延性、相似关系中提高预见能力。四是权变能力。事物发展虽有规律可循,但其发展的环境、条件却变化万千,往往呈现出非规范化、非程序化、非模式化特征,很难找到一个公式去解释所有复杂的变化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要善于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五是创造能力。要有意识地将熟悉的事物作为陌生的事物,以新视角、新观点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再认识,往往就有新发现。要保持一种身心开放状态,有效获取外界丰富信息,进而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叠加、扩散、转换,最终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二)谋划长远必须确立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一种宏观目标,是人们拟定的事物整体发展的总任务、总要求和根本方向。战略的本质是要解决发展问题,而发展就需要有预设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培养战略性思维,目的就在于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从而准确预见事物发展方向,确立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目标。

对于个体来说,目标是生命的另外一半。英国残疾青年斯尔曼尽管患有慢性肌肉萎缩症,走路有许多不便。但他19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21岁征服了阿尔卑斯山;22岁攀登上了他父母曾经遇难的乞力马扎罗山;28岁前,世界上所有的著名高山几乎都被他踩在了脚下。然而,就在生命最辉煌的时刻,他却自杀了。一个意志力如此坚强、生命力如此顽强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我毁灭的道路?他的遗嘱告诉我们:11岁那年,他的父母在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时遭遇雪崩双双遇难。他们出发前给小斯尔曼留下了遗言,希望他能征服世界上的著名高山。因此,他从小就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目标成为他生活的动力。但当28岁的他完成了所有的目标时,就开始找不到生活的理由,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他感到空前的孤独、无奈与绝望,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25年后,3%目标坚定的人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目标清晰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是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60%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可见,人生战略目标的选择对于未来生活的影响之深。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战略目标的确立更是决定其兴衰成败的关键。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弱国有了正确的战略目标,就可以由弱变强,由衰转盛;一个强国如果没有正确的战略目标,就可能由强变弱,由盛转衰。任何国家和民族要跟上时代潮流,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构建明确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崇高理想,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发展战略目标。它是一个统御中国所有战略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有了这一战略目标,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清晰的前进方向与奋斗目标,就能通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力量与资源并实现最佳配置。有了这样明确而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趋势的战略目标,我们就能把握和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防止出现重大战略失误,把民族复兴这场超长接力赛一棒接一棒地传下去,最终实现“中国梦”。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中国人民迈向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保证。我们谋划中华民族的长远未来,必须确立这样科学而清晰的战略目标。

(三)谋划长远必须做好战略规划

成就事物的长远发展,仅有战略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战略规划。所谓战略规划,就是根据事物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其付诸实施所确定的战略方法与步骤。基于事物发展规律的战略规划,有助于推进事物的顺利发展;反之就可能导致失利,多走弯路,甚至导致重大挫折和损失。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对于实现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做好战略规划,首先要准确分析和预测事物发展的战略环境。对组织来说,就是要认真分析组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的环境。要搞清楚自己是谁?同时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环境或其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要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在这一基础上确立的战略目标或规划的战略步伐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无情惩罚。但达到这些目标的时间是怎么控制的,何时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对目标进行量化,确定战略执行过程中的重点。接下来就要划分阶段并制订行动计划,要对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变数进行分析,制订应对风险和变数的措施。如果我们缺乏这种战略意识和与之相适应的战略规划,我们的事业发展就会陷于被动。

以科学的战略规划来谋划长远,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最终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引。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通过追赶方式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十分清晰,但对于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却缺乏成熟思考,盲目跨越阶段搞“大跃进”,大刮“共产风”,结果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受到了挫折,国家现代化建设走了很多弯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拨乱反正,依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确立了以改革开放为手段、采取“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发展思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稳步前进。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确立的“三步走”的战略规划,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如今,我们已经胜利完成第一步、第二步战略规划,正在向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继续将“第三步”分解为更为明确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利用21世纪头十年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再用十年时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接下来用30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一战略规划更明确具体,更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在总结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制定的新世纪发展战略规划,必将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光明的未来。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已经指日可待。

(四)谋划长远必须抢抓战略机遇

在谋划事物长远发展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强烈的机遇意识,做到珍惜机遇,拼抢机遇。认识并把握机遇,就能够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丧失机遇就会受到惩罚,就会延缓前进的步伐。《孙子兵法•计篇》指出:“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这里说的是,若能抓住机遇,就能形成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势,办起事来就如同滚着石头下山,一顺百顺;反之,如果错过良机,就处处被动,办起事来就如同推着石头上山,不仅吃力不讨好,还可能被滚落的石头砸伤。因此,能否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无论对于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还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中国革命战争的进程中,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时机,当机立断,作出了战略决战的重大历史决策,亲自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果断发起渡江战役,从根本上摧毁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拼抢机遇的战略意识,中国革命很可能要延续更长时间,中国人民可能在蒋家王朝的黑暗统治和硝烟纷飞的战争环境中度过更长时间。

机遇的出现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机遇是社会实现非常规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如果历史客观条件不允许,主体也不能遇到机会;即使有机会,主体不能适时地加以把握,也就遇不到机会;主体只有主动寻找和把握机会,机会才能转化成机遇。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曾经有多次发展和复兴的机会。当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突入东方时,日本顺势而起,通过明治维新崛起为东亚强国;而有几千年古老传统且人口众多的中国也完全可以积极应对,通过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文明来发展自己。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和清朝政府的僵化无能,中国未能成功应对西方和现代化的挑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也无法冲破落后制度的桎梏,均以失败而告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帝国夕阳西下。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则为我们自己创造了一次战略机遇。我国外部国际环境并无重大变化,但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变得紧密起来,我们有效地运用了这次战略机遇,使我国实力得到了较大提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获得过四次重大战略机遇:一是苏联的解体使我国总体实力很快超过了俄罗斯;二是日本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经济停滞不前,为我国经济赶超日本提供了机遇;三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严重削弱了其国际动员能力,为我国缩小与美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差距创造了机遇;四是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将我国推上了全球性经济大国的地位。邓小平同志有着十分强烈的机遇意识,《邓小平文选》中有二十多处谈到机遇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机遇意识就是战略意识、前瞻意识、责任意识。我们只有更快更好地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不断增强捕捉机遇的敏锐性,提高把握机遇的自觉性,真正把机遇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正确思路和工作举措,才能在发展与变革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

机遇虽有迹可寻,但又是稍纵即逝的。机遇具有不确定性和非常驻性的特点,所以往往表现为偶然性、或然性。大国崛起往往是个几十年的进程,虽然一次机遇的得失,不足以决定崛起的成败。但不断错失机遇,则难以实现崛起。历史告诉我们,审时辨机需要有慧眼,而驾驭机运、利用机遇,则要靠刚毅果断的魄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那些有能力抓住和运用机遇的大国就常有崛起机遇,而无此能力的大国则为他国创造机遇。对于我们而言,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紧紧抓住21世纪头一二十年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重要战略机遇期往往具有“普惠性”,会给每一个地区、部门、单位乃至每个人带来机遇。但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要求我们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我们常说,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没有准备,机遇也会从身边悄然溜走。我们强化忧患意识,就要提高抢抓机遇的敏锐性。抓住了机遇,就能实现超常规发展。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形势和时代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锐意改革创新,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讲学习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也称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学会运用这条规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阅读全文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是阮青所著的一本轻小说,故事很有深意,值得一看。《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精彩章节节选: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状态。恩格斯曾深刻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

作者:阮青类别:重生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完结版在线阅读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最新章节列表